00:44

千年古县如何守护绿色乡愁?300年古树与六代人守望相依

翻过几座大山,远远地,一棵大树高耸入云,直插天际。

看到这棵树,就知道来到了位于韶关始兴罗坝大水村的黄竹坑村小组。这里靠近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藏着一棵高近50米、胸围接近4米,有着320多岁的“广东杉树王”。

树的脚下,是一排粉刷过的老房子,58岁的池月德和妻子就住在这里。从祖辈到父辈,再到他的子孙,寒来暑往300年风云变幻,黄绿交错的守望始终如一。树下安居的六代村民对这棵古树的情感却愈发深厚。

树荫之下,留存着六代村民的记忆。这棵“杉树王”成了先人的图腾、村民心中的情感坐标,也寄托着在外游子浓浓的乡愁。

古树名木见证了始兴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和社会发展,是一方水土的自然文脉和历史路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从一棵幼苗到如今的根深叶茂,百年岁月在其枝干上写满了沧桑,但它依然生机勃勃。

透过“杉树王”亭亭如盖的枝蔓,我们看到了一个千年古县是如何守护绿色乡愁。

百年古树

见证客家人在漂泊中枝繁叶茂

立秋之际,站在树下,凉风徐徐。

“这棵树陪着我们村六代人成长。小时候我就在树底下玩耍,听爷爷讲这棵树的故事。”和游客谈起杉树王,村民池月德眼神飘向远方,洞穿岁月。

“我们印象中杉树最高也就十来米这样,像这棵接近50米高的巨型杉树却第一次见。”从县城专门赶来的游客张先生,不禁感叹于它的高、大,也感慨于它历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枝干完整。

亭亭如盖,挺拔苍翠。走在树下,仿佛被一把绿色的巨伞笼罩,抬头看也难以窥得古树全貌,近4米的胸围,需要三个成年男子才可以合抱整个树干,令人称奇。

“当年祖先看到这株杉树长得这么粗壮茂盛,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就在树下建了村庄。”池月德回忆,200多年前,池家先祖从外地搬迁到这里,这棵树就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历经多次冰雪灾害依旧屹立不倒,让人钦佩这棵“广东杉树王”的坚韧。2008年,这棵古树也曾被冰雪压断了枝叶,茂盛的树冠只剩靠西的一部分。来年,折断的枝干上又长出新枝。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守护着村庄。”池月德说,对于在古树下长大的村民来说,古树是“风水宝地”里的“守护神”,为村庄遮风挡雨,庇佑村子风调雨顺,家族人丁兴旺。

这种坚韧亦如千百年来迁徙至始兴的客家人,在探索中生生不息,在漂泊中枝繁叶茂。如今,“他乡”已成“故乡”,他们的历史早已融入了始兴这片土地。

无树之乡非故乡。在客家人的村庄里,除了祠堂、族谱,一棵古树几乎是标配。

客从何处来?如今,年轻一辈早已陆续迁出,往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但从黄竹坑走出去的后代,除了族谱里的名字,记忆深处永远刻上了杉树王的模样。

春萌芽、夏成荫、秋迎霜、冬傲雪,岿然而立的杉树王成了家园的象征、村民精神的寄托。“它就像老朋友,伴随着我,留给我太多美好记忆。”看着古树,池月德满眼亲切。

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300年间,杉树王将根系埋头深深扎进土壤,长成的大树荫蔽周围,造福村民。

保护古树

六代人的接力守望

古木穹枝云里欢,浓荫蔽日隐童年。

“小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常来到树下玩耍,在周围挖竹笋、摘野果。小时候顽皮,想爬上去看看,因为它没有枝丫怎么爬也爬不上去。现在我已经60岁了,这棵树也一直见证着我长大。”回忆小时候,村民池福生无比怀念。

相传,村子刚搬过来的时候,有外地人想过来偷木材,只要一靠近古树,周围养的鸡都会鸣叫示警,村民就会马上反应过来赶跑盗贼。

“后来,老祖宗传下来一条祖训‘不能砍这棵树,要保存好来’,所以到现在6代人了,我们每一代都遵守着这一条祖训。”池福生说。“杉树王守护了我们,我们也要把它守护好。”

“保护古树”成了六代人接力的守望。

村民闲下来了,或者外出务工的人过年回来,都会第一时间来看古杉树,清理周边杂草、杂树,碰到游客也会提醒他们注意爱护。

如今,背靠杉树王的大水村黄竹坑,四面环山、竹海茫茫、一步一景,绿水青山与村子共同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300年的相守相伴,人与古树早已密不可分。

“我们的子女在外面生活的时候,始兴老乡知道我们是黄竹坑的,就会问起村里的杉树王。”池福生说,这是让他们感觉最自豪的一件事。

古树承载着人的美好记忆,人为古树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

如今的“广东杉树王”,不仅有了专属“身份证”和“健康档案”,还有了24小时的专属监控,山脚下的大水村黄竹坑,也刷上了统一的墙漆,院落、道路、登山步梯也都焕然一新。

“政府很重视这株杉树,前些年就下拨了一大笔资金。外边的游客一听说杉树王改造成了景点,都慕名前来参观”。随着绿美始兴生态建设的深入,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也随之加大,村民池月德表示,保护古树的压力变小了,也更轻松了。

“当一棵参天大树以傲然姿态穿越百年与我们相见,我们更感任重道远。”始兴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护好古树名木,始兴从“制度”“精细”“全民”等方方面面上下功夫。始兴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始兴县智慧林长综合管理平台”,以“互联网+大数据+森林资源管护”方式将全县1135名各级林长、护林员、监管员和256.3万亩山林纳入信息化监管,做到一山一坡、一林一带都有专员专管。

同时,始兴启动开展了“天眼”护古树行动,对古树名木实行智能平台统一监控,全县151株一、二级古树名木均实现了24小时视频监控保护。

如今,这座千年古县的青山绿水中,1523株古树名木散乱分布在2131平方公里的土地里,寄托着20万始兴人的悠悠乡愁。

绿美之景

寄托希望 见证发展

树,让始兴焕发了生机;绿色,也孕育着始兴未来的希望。

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始兴县是一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7.88%,绿色生态是该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始兴县经济体量不大,但有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始兴县委书记华关介绍,早在20世纪90年代,始兴县就率先提出创建“现代生态县”的构想,成立广东首个县级生态办,发布全国首份县级生态白皮书。

20年来,始兴前后六任县委书记秉承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生态立县,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豪情壮志,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始兴先后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中国最美小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多项荣誉。

前不久,在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韶关赛区海选活动中始兴县以全场第一的亮眼成绩摘得桂冠,将代表韶关参加“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片区总决赛。

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始兴坚持集中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特色农业等产业,打造杨梅、蔬菜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质蔬菜、特色水果、林下经济“3个10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带,每年50%以上的农特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当下始兴的生态红利正在加速释放。以绿美兴产业、以产业促绿美。三年来,始兴林业产值年均增长10.8 %,全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666亿元,引进华鹂、新飞、必硕等一批重点企业,竹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如今,1523株古树名木分布在始兴大地成为一个个闪亮的“绿色名片”;从浈江之滨到墨江河畔,蜿蜒碧水静静流淌;从群山之巅到万亩沃野,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古城”与“古树”跨越时空相守相伴,郁郁葱葱的绿美之景,寄托希望,见证发展。

策划:蒋才虎 谢辉 赖金艳

撰文:范永敬 钟清城 曾运锋

南方日报韶关新闻部、始兴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本文作者:作者 范永敬

本文来源:南方+